在全球能源向清潔低碳轉型的浪潮中,光伏產業迅猛發展,但晶硅電池片與組件制造的硅片清洗、刻蝕、擴散制結等關鍵工序,會產生成分復雜的工業廢水。本文將介紹一家專注光伏廢水處理的環保公司——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處理這類廢水的。
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外商投資的環保企業,于2011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致力于為光伏廢水處理提供完整的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涵蓋EPC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依斯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表面處理電鍍、汽車制造、涂裝生產線、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半導體、航空船舶、金屬加工等行業。
光伏廢水水質與生產工藝深度綁定,特征鮮明:一是高鹽高氟,部分工序含鹽量超 5000mg/L,氟離子因氫氟酸使用濃度常超 100mg/L,腐蝕性強,會導致土壤板結、危害水生態;二是含銀、銅、鉛等微量重金屬,雖含量低但易生物累積;三是含異丙醇等有機物,且因殘留酸堿藥劑,pH 波動極大,其中氟化物去除是核心難點。
光伏廢水處理已形成 “預處理 - 主體處理 - 深度回用” 協同路線。預處理先調 pH 至 6-9 中和酸堿,再投加鈣鹽生成氟化鈣沉淀,將氟化物降至 10mg/L 以下,最后用混凝沉淀或氣浮除懸浮物與部分有機物,為后續處理護航。
主體處理分質進行:低有機物(COD 100-300mg/L)、可生化廢水,經預處理后用 A/O 或 MBR 工藝降解,COD 穩定低于 50mg/L;高鹽(>5000mg/L)、難生化廢水,用反滲透(RO)脫鹽,產水電阻率超 15MΩ?cm,可回用于生產;RO 濃縮液(含鹽>20000mg/L)則用 MVR 蒸發結晶實現近零排放,結晶鹽按需處置或回用。
近年,廢水處理向 “智能化 + 資源化” 升級。頭部企業用在線監測系統實時控標,通過 PLC 自動調參;中水回用率超 70%,部分企業實現生產閉環;貴金屬回收技術成熟,兼顧環保與效益。
高效的光伏廢水處理是光伏企業履責、提競爭力的關鍵。未來將聚焦三方向:研發耐鹽抗污染膜材料與高效除氟藥劑,深化分質處理與資源回收,融合智能技術建管控平臺,助力打通 “綠色制造綠色能源” 鏈條。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